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根据相关政策,公司属于“汽车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为C36。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612.4万辆和 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对汽车总销量增长贡献率达到55.70%,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增长。2023年,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伴随市场日趋回暖,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我国乘用车市场形势逐渐好转,回归正常节奏,有效拉动了汽车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3年产销分别完成287.7万辆和28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2%和84.7%,增速高于纯电动车型。从趋势上看,插混车型增长更为强劲,增量已与纯电车型相当,占新能源车型比例持续增长,其中自主品牌贡献了绝大多数份额。而受基础充电设施建设以及网约车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纯电新能源增速承压。受益于出口量大幅增加,以及国内需求的稳定性,商用车和燃油乘用车分别获得22%和7.4%的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00,975.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7.6%。
2023年摩托车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燃油摩托车实现小幅增长,国内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外贸出口明显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出口增长较为明显。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2023年全年我国摩托车产销分别为1,941.63万辆和1,899.07万辆,燃油摩托车产销1,415.13万辆和1,418.01万辆,产销量同比增长3.43%和2.85%;电动摩托车产销526.5万辆和481.05万辆,同比下降30.82%和36.97%。摩托车外贸出口运行平稳,月平均出口量在70万辆左右,累计出口量超过830万辆,同比增长明显。
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快速演进和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拓展。受益于海外汽车品牌零部件企业国内设厂及国内汽车销量显著提升,我国零部件企业正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道路,并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先进制造能力、快速反应和同步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全球市占率;同时轻量化、电动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为国内厂商创造更多机会接入整车厂配套环节的机会,有助于自身产品实现进一步量价齐升。从长期看,为减少海外断供风险,更多主机厂将自主供应商纳入配套体系,国产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目前整车装配、基础零件、核心零件合资模式正在过渡到高壁垒核心零部件的深度国产化,核心零部件领域由国际厂商主导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浪潮将为具备先进制造能力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如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线控底盘、热管理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和技术革新,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领先全球的机会。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汽车出口亦处于快速上升通道,汽车产销量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乘用车进气系统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国内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较晚,早期合资及自主品牌车企倾向与德国、德国曼胡默尔、意大利索菲玛、美国弗列加等外资进气系统企业合作,上述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高端车型进气系统的配套市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品牌强势崛起,带动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国产零部件企业在同步开发、实验测试、产品品质等方面逐渐缩小与外资企业的距离并逐步赶超,成本上又更具竞争力,国产替代已是大势所趋。
公司始终致力于ICE&HEV进气系统、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历经多年深耕与积累,在进气系统细分领域,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突出,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内燃机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公司系汽车、摩托车、通用机械行业知名制造企业的配套供应商与广汽集团、吉利集团、奇瑞集团、比亚迪002594)、长城汽车601633)、东风日产、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大长江集团、春风动力603129)、建设雅马哈、宝马、KTM、厦门厦杏、本田动力、富世华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凭借强大开发及研发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公司目前已形成ICE&HEV进气系统、燃油蒸发系统、冷却系统、内外饰系统、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座舱空气管理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空气净化、消毒、健康过滤大健康产品等多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相关产品已进入国内外知名主机厂供应配套体系,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助力公司加速产业布局,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未来,公司将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产业链垂直整合,增强核心竞争力,加速出海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力争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规模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公司专业从事ICE&HEV进气系统、燃油蒸发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氢燃料电池阴极过滤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进气系统及配件、摩托车进气系统及配件和通用机械进气系统及配件。公司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掌握了CAE仿真技术、低噪进气系统技术、燃油蒸发污染控制技术、远红外线焊接等多项核心技术,独家起草行业标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空气滤清器》并参编多项国家、行业标准。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实力较为扎实。公司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技术研发中心被评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恒勃汽车进气系统省级企业研究院”,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
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内燃机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凭借夯实的技术实力和优异的产品及服务质量,“恒勃”商标曾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恒勃”牌内燃机滤清器曾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并获得了政府及行业协会颁发的多项荣誉,公司品牌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汽车进气系统及配件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空滤器总成(包括滤芯、中冷管、脏进气管、干净空气管、消音器等)和炭罐等。其中:1、汽车空滤器主要功能包括:①向发动机提供充足、清洁、干燥、适温的空气进行燃烧;②保证发动机空燃比,降低发动机燃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③保护发动机气缸、活塞、活塞环不受磨料磨粒的磨损;④降低发动机的进气噪声,保证整车NVH指标;⑤具有废气回收、二次补气功能,保证发动机节能减排等。2、汽车炭罐是燃油蒸发污染控制系统(EVAP)的核心装置,燃油蒸发污染控制系统可以避免发动机停止运转后燃油蒸汽溢入大气,具有收集和储存油气功能,对燃油蒸发排放及节能环保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公司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深耕进气系统领域多年,已与国内主流自主品牌车企吉利、广汽、比亚迪、奇瑞、长城、一汽、北汽、东风、理想汽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抢占原外资企业的配套份额,实现外资替代。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合资车企,已取得日产轩逸的定点函,并完成工装模具开发,预计 2025年初实现量产;已取得现代起亚SP3C车型三套进气系统项目定点,并在接受广汽丰田第二阶段的验厂认证以及东风本田的验厂认证。目前公司汽车空气滤清器销量占国内乘用车空滤器的市场份额为10%左右,未来增长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摩托车进气系统及配件产品主要包括摩托车空滤器总成和炭罐等。摩托车空气滤清器广泛适用于骑式、踏板、弯梁等系列的摩托车使用,具有过滤效率高、阻力小、容尘量大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降噪功能。摩托车炭罐同样是燃油蒸发污染控制系统的核心装置。公司从摩托车进气系统产品起家,经过近 20年的发展,已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摩托车主空气滤清器占国内二轮燃油摩托车空滤器的市场份额近40%,合作的主要客户为本田、雅马哈、铃木、宝马、标致、KTM等高端合资品牌以及豪爵(大长江)、隆鑫、春风动力、钱江、厦杏、力帆、宗申等国内主流摩托车品牌。受排放标准趋严、消费者对摩托车品质要求提升等多种因素影响,产业资源向龙头企业倾斜,公司布局空气滤清器性能监测智能化、保养便捷化、产品轻量化、高尘区域长寿命差异化等创新技术研发,在未来的合作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通用机械进气系统及配件产品主要包括通用机械用空气滤清器及塑料油箱、发动机塑料件等。公司生产的通用机械用空气滤清器体积小、重量轻、尺寸精度高,产品广泛采用了气体辅助注塑、振动焊接、双色注塑成型等工艺。
从摩托车配套领域来看,随着消费升级,智能仪表应用越来越广泛,公司已在该领域进行了相关布局,成立单独事业部负责智能仪表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智能仪表研发中心位于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区,研发中心基于摩托车MK-MOTOR平台、电动车EK-BIKE平台、沙滩车AK-AUTO平台、四轮车仪表平台开发,成功开发了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摩托车、电动车、沙滩车仪表和四轮车仪表产品,量产和在研项目遍及钱江、金浪、豪进,奔达、凯越、元图、保时马、逗哈和本田等国内外知名摩托车、电动车品牌厂家。
智能仪表(TFT屏显示模组)是集成于机车的智能化控制和显示平台,链接机车、手机和车辆服务系统云端。智能仪表终端可以通过车辆控制区域网络系统与蓝牙,收集车辆各装置的状况,如速度、胎压、油量 、电量等,将这些信息显示在智能仪表上,指示明确、画面清晰、可视性佳,驾驶者能一目了然,也更容易对突发状况作出反应。研发部门通过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显示控制算法、通讯协议算法、故障诊断与报警算法、节能与效率优化算法等行业关键算法,实现了对摩托车、电动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仪表获取车身ECU进气量和转速,扭矩和喷油相关数据, 绘制动态曲线,匹配发动机最佳动力输出,降低油耗和实时提醒空滤器保养,增强驾驶体验。同时驾驶者可以通过手机蓝牙与机车连接,将手机上的资讯如导航、路况等投射于智能仪表显示屏上。智能仪表可以为机车驾驶者提供安全、便捷、友善的骑乘体验。
公司已在 2023年初对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大排量摩托车企业钱江摩托000913)实现批量供货,利用公司在摩托车进气系统领域的影响力,朝着卓越智能化、人机交互特色方向发展,公司立足于摩托车智能仪表,将大步向汽车智能仪表迈进,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除汽车、摩托车和通用机械进气系统及配件外,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延伸产品线。在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除配套用于新能源混动汽车的进气系统等产品外,公司还积极开拓布局汽车热管理系统相关产品,公司新成立新能源001258)管路事业部,专门负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相关产品的研发、销售。其中,冷却水壶、膨胀箱产品现已成熟量产,主要客户包括广汽集团和吉利集团等;正在开发的产品有水侧分流板和冷却液流体模块,对应的新客户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取得11个项目定点开发,其中1项已实现量产交付;另外,公司目前冷却管路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和储能电池应用上取得较大进展,并已将相关研发成果递交专利申请,取得合创、青禾、利信能源等客户项目定点。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热管理管路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充电桩热管理系统上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凭借多项核心技术,聚焦新能源增程式电动汽车进气系统相关产品研发,亦已积极开拓新能源新势力品牌,例如理想、小鹏、问界、零跑、哪吒等,零跑相关进气系统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问界M5、M9进气系统相关产品已进入量产,问界M7进气系统相关产品预计2024年7月份量产,问界M8进气系统相关产品预计2024年底量产;理想进气系统相关产品预计2024年4月量产。
此外,随着环保法规的快速提升,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内燃机面临新能源和燃料多元化的挑战。其中,氢能源动力作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新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或其他动力驱动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随着 2022年国家颁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公司也在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在中重型车辆应用,并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用、金、政”协同创新机制,聚焦全球零部件前瞻业务战略调整,目前在燃料电池阴极过滤器领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过滤效能技术参数,并逐渐在探索新型过滤材料对使用效果的提升;我司在研的项目还有氢燃料电池排气系统、去离子器、电堆端板、储氢瓶等,对材料以及对标产品特性都做了相应调研与测试,未来自研产品也很快会得到应用,相关专利也在布局当中,并与通用五菱、长城、长安深蓝氢能、未势能源、新源动力等厂家有相关合作,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各种规格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尼龙(PA)改性材料以及橡胶等其他配件。公司与供应商签订框架性协议(采购主合同)后,根据订单及生产计划向供应商采购。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采购渠道,并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逐步优化供应商资源,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保证原材料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甄选制度,对供应商的技术力量、生产能力、服务水平、质量保证能力、供货能力、信誉和价格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甄选标准。在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原材料检测、验收与供应商考核制度,保证原材料供货的质量与及时性。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以及多品种批量生产的柔性化生产模式。公司销售部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录入ERP系统,生产部门根据订单要求与原材料库存状况进行MRP(物料需求计划)运算,向采购部门提供采购物料汇总表,同时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对于原材料采购周期超过一个月或订单量急剧增加的产品,公司销售部会要求客户提供一个月以上预示订单,同时会对此订单与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组织评审,协商后回复客户,对常用原材料根据不同型号实际月用量调整安全库存量,以保证客户订单的及时供货。
同时,为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专注于核心生产环节,在公司产能紧张和自产不具备经济效益的时候,将电镀、五金件加工等非关键工序中的部分环节委外加工;此外,部分客户与公司各大生产基地距离均较远,考虑到进气系统产品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运输成本较高,将部分工序委托客户周边的外协厂商进行加工更具备经济性。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为主,主要产品为内燃机进气系统及配件等,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的汽车、摩托车及通用机械企业。在汽车市场上,公司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实验测试能力,为各大整车品牌提供同步开发服务。同时,公司顺应整车厂采购体系向模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不断延伸产品线,形成了完整的进气系统总成产品,满足客户“一站式”的采购需求。
公司销售人员通过拜访新老顾客、参加各种形式的订购会、展销会,收集各种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外市场和客户需求,与客户直接洽谈业务合作。在汽车市场上,公司积极开发新客户,从为自主品牌配套逐步发展到为合资品牌配套;摩托车市场上,公司聚焦大客户发展战略,将研发、生产资源向业内主流品牌倾斜。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知名汽车、摩托车整车厂,公司需成为整车厂合格供应商后,才能获取整车厂采购订单。公司销售流程示意:
作为内燃机进气系统及配件的生产企业,公司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及最终签订的销售合同/订单内容进行原材料及配件的采购并组织生产,再按合同/订单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后依照合同的约定获得收入。公司获取的以上收入中,超过原材料采购支出、人工工资支出等各项支出的部分形成公司的盈利。
九游会网址大全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进气系统及炭罐等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具有强大的独立设计和分析能力,能够做到与整车厂同步开发,参与到整车零部件的设计、验证整个过程。公司根据整车厂提供的整车要求参数,独立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实验验证,最终交付满足整车要求的零部件。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国五、国六排放标准的要求,内燃机进气系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一的过滤功能拓展到了减振降噪功能。NVH分析是针对进气系统噪声控制进行的预防性诊断技术。在整车厂正向开发的过程中噪声识别技术、噪声仿真技术、噪声控制技术、噪声实验技术,是现在CAE分析领域里较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一门综合技术。
公司始终秉承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构建起一套从原材料检测到产品性能试验再到产品耐久可靠性试验的完善的试验检测系统。实验中心于 2015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获得CNAS认可实验室证书(CNASL4412)。实验中心目前投入检测设备及仪器140余台,可完成 90多项检测项目。公司的实验室已经吉利集团、广汽集团、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城汽车审核通过,系其认可的供应商实验室。未来随着募投项目中“研发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公司的检测能力将获得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公司实验室可以满足公司从产品研发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直到同步开发阶段的各种检测需求,检测范围覆盖原材料、产品性能和耐久可靠性等多方面。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空气滤清器及进气系统的企业之一,在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方面具备深厚的经验沉淀。公司拥有较强的模具开发能力,不仅可以具备较低的研发、生产成本,更能够提升项目推进速度,保证模具的质量和精度。同时、公司掌握并应用了多种成型、焊接工艺。在成型工艺方面,公司的进气管设计采用了HDPE、TEEE、PP塑料吹塑成型;空滤壳体、壳盖都采用注塑工艺、部分滤芯也采用了PET纤维无纺布注塑成型或采用了PET纤维无纺布热熔成型;在焊接工艺方面,公司具备高频振动摩擦焊、远红外焊接等多种先进焊接技术。高频振动摩擦焊可焊接大型的塑料件和形状复杂及装配形状不规则的塑料件,广泛应用于塑料油箱、塑料水壶焊接、进气系统用进气管、谐振腔以及发动机进气歧管焊接等。
公司自成立以来,从传统优势产品空气滤清器起步,逐渐增强技术开发投入和生产经验积累,延伸丰富产品线,从空气滤清器延伸到进气管、消声器、谐振箱、增压管、塑料进气歧管等,形成了现今的内燃机进气系统总成产品,适应了汽车采购向模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公司围绕发动机周边产品,发挥自身在注塑、吹塑、焊接和测试等塑料成型加工领域的技术积累优势,开发了燃油蒸发污染控制系统的核心零部件炭罐,以及膨胀水箱、吹塑油箱、发动机罩盖等塑料制品。
塑料具有重量轻、易加工等优点,在耐用性、强度、抗划伤、抗磨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汽车用塑料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高强度、质量轻的材料体系,90年代向功能件、结构件方向发展,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塑料产品应用逐渐增多,在汽车生产中的用量及占比不断提升。
公司在保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用TPC/TPV等塑料材料代替EPDM橡胶等方式,使得相关零部件的重量发生了明显的降低。除了替换非塑料件外,发行人还通过材料改性、改进设计、变动和优化零部件结构等方式,在满足产品性能的前提下,使得产品质量更轻,以减轻整车重量。例如,通过使用PET纤维材料热压成型制作工艺,产成品具有透气性,在使用过程中PET多孔结构可以将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从而消除部分噪声。从而可以在设计中减少谐振腔,降低产品塑料原料的用量,降低产品重量,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公司为推动汽车摩托车轻量化作出重要贡献。
由于客户大多有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供应商能够根据不同的车辆设计参数,快速提供配套滤清器产品的设计方案,并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完成修改方案,而且能够灵活地组织技术人员对生产工人进行技术指导之后实现批量试制和规模化生产。与研发核心部门普遍位于国外的国际知名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组织机构层级精简,客户信息能在决策层、技术层和生产层之间进行快速和有效的传递,为公司创造了对订单的快速响应优势。
我国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伴随市场日趋回暖,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乘用车市场形势逐渐好转,回归正常节奏,有效拉动了汽车销量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趋势上看,插混车型增长更为强劲,增量已与纯电车型相当,占新能源车型比例持续增长,其中自主品牌贡献了绝大多数份额。而受基础充电设施建设以及网约车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纯电新能源增速承压。
摩托车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燃油摩托车实现小幅增长,国内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外贸出口明显增长,产品结构优化。
展望 2024年,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塑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环境呈现更加内卷的特征,进入了新的内卷模式。过去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结构特征以增量为主,存量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恰逢电池产能释放期,今年有可能进入存量结构调整阶段。车企对产品创新、产能规模和成本控制等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标志性领域有望进一步突破。智能驾驶进入不断加功能、不断升级的快速发展轨道,智能驾驶的应用路线由探索期转向清晰化发展。汽车行业跨界逐渐加深,和ICT信息通讯行业、能源行业的融合会进入到深度融合期。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替代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2025年或2026年渗透率可能达到50%,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定的“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的目标。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轻量化、平台化程度加快。抓紧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时谋划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传统燃油汽车产品抓紧向海外转移,做长远打算,才能把握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中国民族品牌,深耕进气系统领域多年,与国内主流自主品牌车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拓合资车企,不断抢占原外资企业的配套份额,加速实现替代外资。
公司将继续深耕主营业务,推动内部加强降本增效,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利用全球供应链变革契机,强化国产替代并探索国际化之路;坚持新材料和工艺创新,打造公司业务发展的第二曲线,持续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伴随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加速出清,公司将不断巩固进气系统行业领先地位,稳步扩大产能,加快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同时紧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新能源等产品领域发展路径,加快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加速新能源相关产品渗透,持续拓展电动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紧抓战略机会点,深度聚焦产品力,助推公司业绩长期有效增长。
公司通过浙江台州、广东江门、江苏常州、重庆四大生产基地,大幅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积极拓展新客户,进一步加深对国内产业集群的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
公司拟通过海外投资、合作建设工厂等对外形式,积极拓展国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交付能力,增加客户订单采购量,进一步加深国外市场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
公司将不断推进流程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团队建设,持续优化公司业务流程,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ERP系统落地,通过MES等信息化软件打通现有工序间的数字传递,提升生产现场数字化管理能力;推进CRM项目稳步落地,提升销售运营效率;持续加强ISC流程体系建设,实现供应链端对端的全流程贯通和优化,消除流程断点,打通跨部门衔接,形成规范化的供应链管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产品的高质量交付。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团队能力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为满足进气系统、智能仪表、新能源热管理项目的需要,继续招聘高水平工程技术、管理和销售人才。同时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引入外部培训机构,对公司管理团队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组织管理者参加外部组织的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另外,在外部咨询机构的辅助下,做好岗位业绩考核和激励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管理积极性。
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围绕核心业务,在合适时机,谨慎选择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以达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等效果,促进公司主营业务进一步发展壮大。
公司主要产品为内燃机进气系统及配件,主要应用于燃油车以及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于混动车型,来源于纯电动车型的收入金额较小,涉及的相关产品主要为膨胀箱及冷却水壶。若未来纯电动车的发展速度超出公司预期,将会对燃油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公司将面临下游燃油车产销下滑导致的产品需求减少的风险。
应对措施:针对相关风险,公司已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氢燃料电池阴极过滤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进程,同时不断巩固下游燃油车市场相关份额,降低受未来下游燃油车市场份额下降带来的风险。
随着未来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加快,客户要求提升等,如公司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无法采取有效手段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产品附加值,则将面临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并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
应对措施:加快产品、工艺升级迭代更新,提升市场占有率,巩固在客户中的地位,并实施原材料国产替代等降本方案。
公司产品主要为内燃机进气系统及配件产品,属于非标定制产品。公司根据产品成本及销量等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产品价格。由于整车厂在其产品生命周期中一般采取前高后低的定价策略,因此部分整车厂在进行零部件采购时,会根据其整车定价情况要求其供应商逐年适当下调供货价格。如公司不能做好生命周期管理和成本管控,积极开拓新客户新产品,将面临产品平均售价下降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
应对措施:针对相关风险,公司已不断开拓新客户,并针对已有客户不断提供新产品,同时增加产品复合化,系统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相关产品价格年降风险。
在汽车行业中,整车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原材料企业组成了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为保证交付最终用户的产品质量,整车厂会对采购源头进行控制,保证所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各种规格的基础原材料(包括塑料原料、橡胶原料、活性炭粉等)、橡胶件、塑料件、五金件等,若主要原材料供应不及时或质量不稳定,将会影响公司与整车厂商的稳定合作。由于原材料成本占产品营业成本比例较高,如原材料价格受宏观经济、政治环境、汇率波动、国际石油价格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大幅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针对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不断优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并改进产品生产设计方案。同时,公司不断完善相关供应商体系管理,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尽力降低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相关影响。公司采购部门将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以适应原材料价格波动的相关风险。
公司新开拓的客户及对应的收入相对较少,若公司未来新客户开拓效果持续不理想,将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按汽车制造业相关行业惯例,相关企业新客户开发难度较大,需要经历较长的认证周期。为了降低新客户开拓不力导致的风险,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与相关整车厂的定点工作,与部分整车厂已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向,持续推进合作进程。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维护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在已有客户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合作项目,拓展相关的合作份额。
随着整车产品正逐渐转变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整车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对于整车产业链的要求提升,上游零部件厂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改进工艺,才能持续满足整车厂开发新车型的需求。如果公司不能正确判断和及时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工艺技术的演进路线,不能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将面临订单减少、产品技术逐渐落后甚至被淘汰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注重创新,始终贯彻“诚信、创新、责任”的企业文化,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实力较为扎实。公司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技术研发中心被评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恒勃汽车进气系统省级企业研究院”,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公司将不断完善技术升级,顺应技术发展潮流,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中证港股通机械制造综合指数报2355.4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重汽等
中证港股通电力及电网综合指数报2569.9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长江基建集团等
中证港股通房地产开发与园区综合指数报1482.0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华润置地等
三部门发布关于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