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官网他们没有光芒耀眼的丰功伟业,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惊人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汇溪成海、聚沙成漠的坚守和奉献。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们勤奋好学、善于专研。他们是你我中的一员,是身边的榜样。中建三局一公司官微《壹·人物》专栏,聚焦平凡岗位中坚守初心的他们,因为他们,我们变得不同!
两年,一个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数字,却因为疫情的阻隔和亲人的牵挂而变得特别,这是中建三局一安装公司一批海外工程建设者连续坚守海外的时间,尽管远离故土亲人、面临生产条件不足和疫情等多重挑战,他们依然在异国他乡谱写了一曲争先之歌。
2019年初,安装公司中标印度亨通光纤光缆厂房项目,这是中国建筑在海外承接的首个电子超洁净厂房工程,重大的项目意义和全专业的施工挑战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有些人却跃跃欲试,刚过而立之年的印度亨通光纤光缆厂房项目生产经理辛永杰便是其中之一,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去竟是两年之久,那时的他才刚刚迎来新婚。
“没想到会离开这么久,当时领导说的是11个月完工。”辛永杰回忆,当时妻子强烈反对,但最终还是拗不过铁了心要去的他,同意了。“企业需要我,我得在。”谈及为什么执意要去,辛永杰寥寥数语带过。
虽然提前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但来到现场后,辛永杰还是被恶劣的环境吓了一跳。在和妻子视频报平安时,他用随身带来的一件床单,挡住了唯一一扇可以看到外面的窗,冲着妻子一个劲说:“你看,这里啥都不缺,都挺好的”看着屏幕里的妻子,辛永杰不时移动手机,让妻子看看项目宿舍内的环境,但摄像头始终没有对向那面被床单挡住的窗子,“永杰,带我去现场看看你工作的地方!”“老婆,现场信号不好,我先挂了。”
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旱季时,白天平均地面温度为45度,施工现场俨然成了一个“大火炉”。在酷热而空旷的场地上,几乎没有任何的遮挡物,不到一天时间,辛永杰就晒成了“巧克力”。身体的痛苦尚且可以忍受,心里的着急才最让辛永杰难受。
项目的生产任务繁重,一分一秒都要抓紧,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属地工人却丝毫没有紧迫感,虽然着急,但辛永杰也没有乱了方寸,他深知,必须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前提下改变工人的作风。
于是在制定每天的进度计划时,辛永杰明确要求设置下午茶时间,为工人提供方便,同时以身作则自己先干。工人们耳濡目染之下也被团队影响,逐渐适应了项目高强度的作业习惯。
2020年初,新冠疫情汹涌而来,为确保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国家开辟了专门的撤侨航线。但为了维持项目正常运转,公司决定派一人留守印度,这让原本与妻子制定了补偿蜜月计划的辛永杰内心十分纠结,他想留下,却又怕让妻子的期待落空。鼓足勇气后,他电话与妻子商量:“老婆,公司想派个人留在印度维持项目运转,我是项目唯一的党员,我想留下来。”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便传来了妻子抽泣的声音:“没事,我在家等你。”
入夏的马尔代夫,难掩灼热。机场内,广播传来最后的催促:“请前往中国CZ3084次航班的乘客尽快登机……”回头望了一眼玻璃窗外的蓝天白云,背上行囊,已经两年多没回过家的马尔代夫7000套保障房项目电气工长陈吉在心里默默地对这个熟悉的地方说了一声“再见”。
时间回到2018年夏天,刚到项目,迎面而来的热浪便扑了陈吉一个措手不及。位于赤道附近的马尔代夫,具有明显的高温、高盐、高湿、高紫外线的热带气候,如果说武汉是“火炉”,那马尔代夫就相当于“炼丹炉”,一年365天全方位对人进行炙烤,才到项目一个月,原本小麦色皮肤的陈吉,不看脸,已经完美融入当地土著。
马尔代夫各岛屿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水上运输,运输成本较高,水、电供应能力有限,项目所需所有建筑材料,全部由中国海运至马尔代夫,然而在马尔代夫推行中国材料并不是一件易事。
为了向马方证明中国材料靠得住,项目团队开启了头脑风暴,项目经理龙太平提议:“人人都讲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现场给他们‘表演’,还不信说服不了他们!”说干就干,接到任务的陈吉马上挑选了两名“好手”,先用热熔机分别加热一节英标管道和一节中国标准管道的断面,随后迅速将断面融化的国标管道插入一个英标管件,再将英标管道插入国标管件。冷却后,管道管件完美“合体”。在事实面前,马方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并同意了在项目上使用中国标准管材。
这次事件也让陈吉获得了成长,从初到项目别人口中的“陈同学”变成“陈工”,渐渐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
两年多的时间,给这个大男孩留下的,除了能力上的提升,还有很多感动:第一次过生日,项目小伙伴们人生地不熟,跑遍了全城为自己买来蛋糕;听到自己是保障房的建设者,当地土著对自己由衷发出赞赏;从英语四级水平到能和监理用流利的英语沟通交流……海外的确苦,的确累,的确孤独,但陈吉说他并不后悔,因为虽然离开了家,但他建成了更多人的家。
早上7点,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机电工程项目经理刘浩的身影便出现在施工现场,习惯性的“早巡场”是他出海6年多以来,开启一天工作的方式。“看着工地,心里才安稳。”在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项目,刘浩管理着一支39人的庞大团队,那是因为项目是公司首个海外机电总承包机场工程,更是全球等级最高的4F级机场,这也是刘浩的压力来源。
2020年4月,国内疫情刚刚有所缓和,项目建设人员得到迅速补充,一场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正在掀起,却因为施工图纸而被迫放慢脚步。项目是纯“美标”国际工程,设计院来自英国,商务人员来自新加坡,顾问来自韩国,业主则为柬埔寨当地公司,与国内工程设计图相比,项目有接近50%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才能用于指导施工。
起初,项目在进行图纸评审的过程中,通过翻译来展开交流,效果并不理想。翻译并不懂得施工,尤其对“美标”不熟悉,导致双方的交流十分吃力,项目大批的深化图纸迟迟未能通过,施工整改率也直线个多月时间里,项目甚至没有一次所有图纸通过评审,每一批次总有需要整改修正的部位。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刘浩马上召集大家商讨应对之策。“为什么外国人自己沟通就很顺畅,我们去沟通就不行呢?是不是故意卡我们呀?”沟通会上,项目生产经理王喜生的一句抱怨点醒了刘浩,让他有了打造“属地化团队”的构想。会后刘浩立刻向分公司请示,将马来西亚工程部的5名建筑专业外籍职工紧急抽调到了项目,加强了与现场顾问工程师的对接协调工作。
果然,外籍职工能更清晰说明项目的诉求,为后方设计团队明确了设计方向,过6个多月积压的图纸问题得到了快速推动,报审报批效果明显加快,这也让刘浩更加坚定了打造“属地化团队”的信念,解决了人员沟通不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