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再制造工程是以提高废旧装备性能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修复、改造废旧装备的工程活动。装甲兵工程学院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在我国首家发展了较为完善的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体系。
2003年,《机械装备自修复与再制造》被列入国家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同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该院落成
近日,笔者在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亲身感受到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引领发展再制造技术,为我军装备维修带来的神奇变化。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教员的徐滨士在下部队调查时发现,许多局部磨损的坦克零部件因不能修复,整机报废,浪费很大。徐滨士下决心解决这一难题。
当时,既无经费又无场所,实验研究只能在一间堆放工具的小房子内进行,十分简陋。在这间被称作“小作坊”的实验室里,他和战友们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干,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振动电弧堆焊设备,摸索出了新工艺,解决了薄壁零件修复的难题,突破了部分坦克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禁区。
创新的成功更加激发了课题组的科研热情。此后,他们又提出了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修复坦克磨损零件,以提高零件耐磨性的设想。经过近百次的实验,突破国外标准的限制,成功地研制出等离子喷涂修复坦克零件的设备和技术。
在院党委的支持下,他们综合集成维修工程、材料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建起了我国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电刷镀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半个世纪过去了,从当年的“小作坊”到今天的综合集成,我军装备维修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针对我军装备维修的需求,他们跟踪国际维修理论的发展,论证了维修工程的内涵、学科体系,开展了装备维修工程的研究,研发了维修关键技术,深入部队解决了装备薄壁零件维修等多项重大修复难题。
在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笔者见到一个被称为“百宝箱”的战场应急维修工具箱。里面的工具精小细致,神奇无比。无电焊笔,可以在没电的情况下用打火机点燃后进行焊修;电子装备快速清洗喷枪,在电子装备不拆卸、不停机的情况下快速清洗……
为了让成果服务于部队战斗力,他们把研究的技术和设备浓缩在一起,研制出重量轻、方便快捷、检测维修集一体的“战场应急维修工具箱”,让再制造技术直通战场,发挥其巨大的神奇威力,取得令人惊叹的成效:
——波涛汹涌的南海之滨,长期服役的战舰钢结构出现腐蚀。他们利用自行研制的电弧喷涂防腐新材料进行处理,使南海地区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下的钢结构防腐年限从原来的4至5年延长到15年以上;
——某新型战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出现损坏,每修复一台需要50多万元,采用他们首创的纳米电刷镀技术,仅用几个小时就将叶片修复如新,所需费用仅是原品的十分之一;
——茫茫川藏线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常常使装备的发动机不到年限就濒临报废。经过拆卸、清洗、再制造技术处理,很快焕发生机,寿命超过新品,费用仅为新品的一半。
科研就要为战斗力服务,创新就要经受住战场的考验。这是再制造实验室的追求和宗旨。在徐院士的带领下,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自修复添加剂,实现了装备零部件的“自修复”,成功应用于军用车辆的润滑系统;
——研究的两栖装甲车辆车体裂纹发生规律和应力集中检测机理,解决了某式水陆坦克、某式履带装甲输送车车体裂纹修复的难题。发明的新型坦克履带板材料,使我国履带板的平均寿命提高了2倍,这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某型坦克发动机经过再制造技术修复,使发动机寿命由500摩托小时延长到1000摩托小时……
科技强军的实践表明,坚持自主创新是占领新一轮军事变革制高点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军队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站在时代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最前沿,以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在自主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才能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赢得先机。
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正是沿着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从一个“小作坊”白手起家,建设成为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成为学院乃至全军、全国的品牌特色学科。他们坚持为军队装备保障建设服务,坚持以恢复和提升装备保障能力和装备作战能力为牵引,实现了再制造关键技术的一系列突破,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提高装备保障能力、实现现役装备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几年来,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摩擦学联合会、美国金属学九游会网址大全会等国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多次派科研人员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做访问学者,并邀请国外专家来实验室访问;多次承办学术研讨会和国际会议,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使实验室的学科建设一直处于国际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