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多次强调,“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在司法实践中,撰写典型案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审判执行经验和司法智慧的积累与总结,更是法治建设的深刻印记,对于类案的办理起着统一裁判尺度、规范法律适用的作用,是最鲜活的法治教材,是最生动的法治教科书。那么,如何写好典型案例?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三个阶段:
掌握方法,事半功倍。开始案例撰写前,一是掌握案例的新颖性、典型性。法律法规、社会环境日益变化,案例的选择要优选那些在法律解释、审判实践、司法政策层面展现独特性视角或开创性做法的案例,尤其是能体现最新法律法规精神的案例。此外,需充分考量中心大局、社会热点、新规意见等因素,人民群众关心之处即案件的来源之处。二是掌握案例的格式要求。以最高院指导案例为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指导性案例由标题、关键词、裁判要点、相关法条、基本案情、裁判结果、裁判理由以及包括生效裁判审判人员姓名的附注等组成,且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要求,不能随意更改。三是掌握案例的行文风格。典型案例不但可以指导办案,而且具备弘扬司法正能量的重要作用。因此,案例不仅要有公文性,在行文时要注意用词规范、表述恰当,还要写的好看、引人入胜。这就需要在“炼字”和起承转合、抑扬顿挫上下功夫,力求达到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段段入心的效果。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把握案例写作之“径”,一是通读最高院历年发布的所有案例。最高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以及省院发布的参考案例均经过一遍又一遍修改校阅,最终形成千锤百炼的精品。通读这些已经发布的案例,借鉴相关经验,可以让我们的案例写作之路行稳致远。二是深入研究案件卷宗材料。通过深入分析每一个细节,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案件的本质,还能够有效提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敏感性,更好地撰写高质量的案例。三是选择一些案件试写。光说不练假把式,必须要动手去写。在案例书写中检验得失,总结、归纳案例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写作潜力。
下笔如有神,并非凭空而来,它是长期写作与思考的结果,是灵感与汗水的结晶,是践行与顿悟的结合。案例撰写到一定程度,一是要把握提升写作能力的机会,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断撰写是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不二法门。无论是总结案件事实、制作法律文书、编写工作简报及情况反映、撰写宣传信息都是写作的好机会。换而言之,凡是能用到文字的地方都是锻炼写作能力的大好时机,而不必拘泥于所谓的形式和载体。二是要切实增强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知识量是决定案件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很多人能说会道,但是往往提笔忘字、常常词不达意,很多时候思维如干涸河床,滴水难寻。这就要求,除了掌握写的技巧,还要提高知识储备,不仅要熟知法律规定、熟悉案件所涉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时事政策,九游会网址大全甚至天文地理、百家杂谈。三是要勤于思考,从更高更宏大的层次来重新审视已经发布的案例,体会其中的“道韵”。不去思考、体味,就只会停留在“学徒”的层面而无法达到“创作”的高度。只有经常性“体悟”,才能明白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才能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才能真正胸有成竹,落笔生花,写出高质量调研案例!